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

[心情]生命的意義



  今天和國中死黨聊天,雖然不知不覺間已經長到需要考量成家立業養老的年紀,不過也許因為我家庭裡我不是老大吧,幾乎從來沒想過這件事情。  







  我的生活態度自從經歷了某些事情,從「人應該為了未來而奮鬥」轉變成不想當下活的後悔,假如今天我一個不小心掛掉(別說不可能,人類就是這麼脆弱的生物,一個不小心就挫起來這樣),我不希望我死前想到的事情是「啊我距離我的夢想還有多少沒完成」或者是「我還有多少事情想做沒去做」,所以我每天晚上在睡覺前,除了轉轉龍族拼圖來轉轉珠外,想的就是「我今天有帶給別人快樂嗎?」以及「今天的我快樂嗎?」,睡著就如同死去,隔天又是重生的一天。




  我的人生說穿了,在地球上也不過就是風化歷久的一粒小石子,我不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人物,我也不會是甚麼偉大的人,當我對於我的人生認知就僅此而已,而我也不打算去作出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來改變自己,那麼我為什麼要為了人們口中的「成功」去放棄我當下應該要做的事情?賈伯斯是人類科技史上的里程碑,有許多人可以透過他的自傳去理解他,從他的成就來讚頌他,可是我對於我們身邊的人,在他死去後,我們可以說出多少他帶給我們的事蹟?




  我開始做很多事情,想學很多事情,我想學怎麼畫畫,我想學怎麼攝影,我想學怎麼寫程式,我想知道做菜的方法,我想多看看各種書籍,想知道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事情,也想知道如何讓這些事情可以留在自己以及他人回憶中的方式。所以藝術可以讓我知道別人眼中的世界,文學是理解別人心中想法,歷史古蹟則是人類留下的足跡,科技帶給我們新視野,程式則是實現新想法的技術。

  

  當我的知識,在茶餘飯後可以提供其他人對於這個世界認識的更多,不管是哪一方面,我都覺得很開心,而當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可以幫上其他人的忙,「學習」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?我承認我是因為衣食無虞所以才會來想這些有的沒的事情,但是當我還不需要為了食飯這檔事奮鬥打拼的時候,我是不是應該為身邊的人提供更多我自己的價值?這是一種自私的想法,建立在靠家人吃飯的這檔事上,也建立在有穩定的工作不需要煩惱的基礎上,但是這是現在的我能確立自己所在的方式,我想我多半的時間都在為別人活,實際上也幾乎的確是這樣,如果沒辦法改變自己,說服自己為了自己而活,是不是至少要讓自己在別人眼中活得有價值?




  

  我沒辦法讓每個人都喜歡我,但我可以想辦法讓我喜歡的人不要討厭我,更要讓喜歡我的人可以更喜歡與我相處,所以要問自己「今天的我是否帶給別人快樂?」,再來是「今天我快樂嗎?」雖然我總是做錯事情,也常傷害到別人,甚至自己問自己上面這兩個問題,有時候自己都回答不出來,可是這是一種目標,實際上就跟其他人想要在30歲錢存到第一桶金沒甚麼兩樣,雖然很虛幻,不如金錢來得真實。







  如果在我死前,我可以沒有遺憾地回答這兩個問題,那我覺得我的人生,這樣也就夠了,雖然我可能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完成,我可能有很多的動漫畫小說遊戲還沒看完玩完,我可能來不及看到自己的小孩長大娶妻嫁人,也可能......可能有許許多多的人生的遺憾,可是如果我可以回答出我今天有帶給別人快樂,今天的我做了甚麼事情很快樂,縱使我有許多的遺憾,可是只要在別人眼中,我曾為了他們帶來愉快,就像現在社團學弟妹肯叫我叔叔然後對我衝撞拍打,朋友看電影或是到場次會想找我,老媽喜歡我做的料理,姊姊遇到甚麼問題我幫得上忙,咩魯也會看著我叫然後讓我搔癢對我撒嬌,甚至是許許多多其他的網友,會喜歡我轉貼的東西然後按下讚,其中只要有人肯為了我掉淚,那我覺得,這樣的人生,也不錯。




 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